第一报道|上合组织开启新征程 习主席这样倡导
2022年的連任問題,不止讓習近平變的更危險,也成為了他最大的弱點。
這一判決為有勇氣繼續為自由抗爭的民運人士和普通香港人揭示了未來。北京認為這個將於一月底開放申請的簽證是一種挑釁。
參與反修例抗議活動者有500多名民主人士被判刑,其中一些人目前正在服他們6年的刑期。©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今日的法院無疑讓裁量餘地變得更窄。在《香港國安法》頒布後不久,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港譯「約翰遜」)宣佈推出BNO簽證,允許在香港主權移交前出生的香港人可以搬到英國定居。文:巫堃泰(香港屯門區議會區議員) 香港西九龍法院判處著名民運人士黃之鋒13.5個月監禁。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然而,在香港街頭,海外房產的廣告隨處可見。除國產疫苗外,中國也已與輝瑞&BNT、阿斯特捷利康談妥,將在中國本地生產這2款歐美疫苗。
北京科興也表示,公司內90%的人已施打公司所研發的疫苗。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認為疫苗的安全性足以批准使用。預防接種可能於2021年第2季展開,以便有時間觀察可能的副作用。不過專家表示,疫苗業者另須在日本執行至少第1、第2階段試驗,方得尋求核准。
每人需要施打2劑,初期階段足讓2000萬人接種。首批80萬劑將於下週在英國各地施打,年長者與醫護人員優先。
歐盟歐洲聯盟藥品管理局(EMA)表示,最晚將於12月29日召開特別會議,針對輝瑞-BioNTech疫苗討論是否給予緊急使用授權。印尼正在測試北京科興生物的疫苗,準備最快於2021年1月底替醫療等前線員工進行施打。康希諾公司表示,數萬名在疫情高風險地區從事海外維和任務的解放軍部隊都已接種他們的疫苗。各國監管單位如果於未來幾週內批准上述任一支,這幾家藥廠都表示可馬上配送。
中國美國權威期刊《科學雜誌》(Science)1篇專文指出,中國自身已研發多款疫苗,包括康希諾(CanSino)、北京科興(Sinovac)及中國國藥集團所屬的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NBG)疫苗,都已進入第3期人體試驗,預料不久也都會宣布試驗結果。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BioNTech聯手研發的疫苗、美國生技廠商莫德納(Moderna)的疫苗,以及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公司與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疫苗,試驗結果顯示具有保護力。即便沒有在當地進行臨床實驗,疫苗廠商也能向菲國監管機構尋求核准。不過中國依據前述疫苗的動物試驗與第1、第2期臨床試驗已得出令人滿意數據後,已於6月陸續核准康希諾、北京科興及CNBG疫苗的緊急使用。
韓國韓國尋求透過COVAX取得足夠疫苗替1000萬人接種,並於年底前和各大藥廠談成協議來涵蓋額外2000萬人。除此之外,菲律賓也尋求自中國北京科興生物製品公司(Sinovac)買進2000萬至5000萬劑疫苗。
澳洲澳洲藥政監管單位今天表示,他們正在審查輝瑞&BNT疫苗的使用申請,明年1月底前可完成,並訂出3月開始施打的時間表。當局表示希望於2021年首季開始接種。
不只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聯手研發的疫苗,美國生技廠商莫德納以及英國阿斯特捷利康的試驗數據同樣顯示,他們實驗性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CNBG表示,中國國內已有數萬人接種他們的疫苗,主要是確保醫護人員、一線工作者與入出境管制人員免遭感染。首批100萬劑預計於2021年第1季配送。澳洲已同意購買4款共1.35億劑量的疫苗,預計明年1、2月會率先從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取得380萬支,但阿斯特捷利康的疫苗因第3階段臨床試驗有瑕疵,將在全球加做試驗。這讓歐洲國家有了展開疫苗接種計畫的明確時程。防護力最高、最難保存的輝瑞疫苗,英國下週起開始接種若各監管單位於未來幾週內批准前述任何一支,這幾家藥廠都表示,幾乎馬上就能配送。
在亞洲除中國外,一般預料都要到明年以後才能陸續展開接種。歐盟藥品管理局表示,最遲將於明年1月12日另行開會,評估莫德納的申請。
以下是《法新》、《路透社》整理歐美各國預估的接種時間表: 英國英國已訂購4000萬劑輝瑞&BNT疫苗。(中央社)「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苗研發競賽,歐美幾家大藥廠的實驗性疫苗試驗數據均顯示,可以有效預防病毒。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同意購買1280萬劑,成為首個購買輝瑞&BNT疫苗的東南亞國家。並與輝瑞等其他廠商洽談中。
德國已表示,希望在2021年第一季啟動免疫計畫,正在全國各地籌備疫苗接種中心。並從美國諾瓦瓦克斯醫藥公司(Novavax)購進2.5億劑。從阿斯特捷利康取得1.2億劑,首批3000萬劑於2021年3月出貨。以下是《路透社》彙整的亞太各國預估疫苗配送接種時程: 台灣台灣的目標是初步先取得約1500萬劑,來源除了「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也透過直接與藥廠接洽,且可能購進額外1500萬劑。
印尼印尼盼自COVAX取得足夠疫苗來為國內1/5人口接種,若以每人兩劑來算,數量約需1.06億至1.07億劑而強大的美歐夥伴關係對於支持民主價值觀以及全球和地區的穩定、繁榮與解決衝突非常重要。
中美貿易戰在2018年年初爆發,其後歷經多輪談判,中美在2020年1月15日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方承諾在2017年基礎上,於2020至2021年兩年內增購總值達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與服務,包括農產品、能源、工業製成品等。並強調美國應對中國的最佳策略是與盟友們站在「同一陣線」。
作者也分析,中國領導人雖然與川普有過節,但他們知道,只要川普還是總統,美國就永遠不會煽動其他國家和中國作對。美國貿易代表署前貿易談判代表歐爾森(Stephen Olson)則認為,針對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拜登重新談判的政治空間很小,否則這將證實川普聲稱拜登對中國態度軟弱的說法。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除邀請拜登上任後舉行線上峰會,另邀於2021年上半年訪歐舉行面對面峰會。但此後拜登改口表示,將與美國盟邦合作施壓中國遵守國際貿易規範。」「我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這同樣適用於關稅。其中,第一年將增購767億美元,第二年為1233億美元。
中國會如何因應? 針對與美國的貿易協定,《風傳媒》報導,中國國務院參事時殷弘認為拜登遲早會重新協商貿易協議,「因為目前的貿易協議不切實際,而重新談判也與中國的期望一致。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當選後,首次在《紐約時報》的專欄訪問中,表示不會立即廢除總統川普與中國簽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拜登在8月份競選期間曾經表示,若當選總統,將取消現任總統川普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措施。*首圖為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在2015年6月23日在美國國務院舉行的戰略與經濟對話(S&ED)上致辭。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 )表示,歐盟正在設計一個適合當前全球情勢的跨大西洋新議程,重新為世界展開跨大西洋及全球合作的新議程的時候到了。而拜登的「全球盟邦」策略,如果能實現的話,對中國來說將不是可喜的消息。